大同在线

首页 > > 教育培训

解析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2017-01-12 13:56:38

摘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声音的控制艺术和讲课的语词艺术两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了分析,总结出1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能,力求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鉴戒。  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信息的相互传递,多数是凭仗语言为中介来进行的。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否被学生所理解,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语言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信息。对教师而言,没有任何1堂课能离开语言去表达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对学生知识的接受、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心灵的启发、情操的陶冶都起侧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教学语言既不是严谨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平常生活中使用的口头语言,课堂教学语言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言和灵活生动的口头语言的高度统1”。大凡讲课遭到欢迎的教师,其语言表达都充满了科学性、逻辑性、生动形象性、富有启发性和幽默风趣。正由于如此,孔子、夸美纽斯、杜威、赫尔巴特等教育界的泰斗们,无1不对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不管是满头银发的老教授,还是初出师门的新教师,无1不在寻求着教学语言艺术的完善。本文将从声音和语词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的1些技能进行探讨和分析。  1.声音的控制艺术  课堂教学的语言,对音量、音质、节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奇妙的对声音加以控制,对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对声音控制不当,不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更会对教师本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公道的利用声音,是教师语言艺术的1个重要方面。  第1、 发音的技能  讲课不同于闲谈,它要求音量灌满全教室,并且连续讲话的时间较长。有的教师不知道公道使用嗓子,不晓得发音的技能,结果要末声音微弱,学生听不见,影响教学效果;要末扯起嗓子喊,结果是“费力不讨好”,过分使用声带,造成声音沙哑,侵害本身健康。只有正确使用发音技能,才会具有响亮、动听的声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呼吸是发声的基础,“气味通过喉部声带的震动构成声音,再经过口腔和鼻腔调和合作产生“共鸣”,最后通过舌、齿、唇的调和动作发出各种音调,构成我们丰富多彩的声音。吸气是发声的准备,讲课时要请教师吸气多1些,吸得深1些。戏曲演员讲求“气人丹田”,就是在感觉上把气吸到小腹部,发声时总是感到小腹在用力。教师讲课虽不用这样的严格的要求,但尽可能把气吸得深,声带才不容易疲劳,如果讲课时感到胸部劳累,那就表明气吸得浅了,长此以往会侵害本身的身心健康。  咬字不准,吐字不清,语言含糊,这也是教师讲课经常见的毛病。最有效的办法是常常进行朗诵练习,选取精彩的文章段落,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朗诵,成心识地注意字音的完全。最好能象曲艺演员那样,选两、3段绕口令,锻炼唇、齿、舌的调和活动功能,锲而不舍便能到达“字正腔圆”的目的。 第2、节奏的控制  讲课说话的节奏太快,是许多新教师易犯的毛病。主要缘由由于教师精神紧张,没有注意学生的反应,表面上看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教学效果却不佳。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语言的速度以每分钟90⑴20个字为好。节奏过快,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学生的大脑对听取的信息处理不及,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学语言节奏过慢,不但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会致使学生精神散漫,下降学生听课的兴趣与效果。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语言的节奏应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要求等各种因素相适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越要相应地放慢讲话的速度,增加停顿;当教师要通过描绘1件生动具体的故事,来激起学生学习的情趣,教师的讲述可以快1些,这样能较顺利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要通过摆出了几件事实,启发学生经过思考得出1个科学结论时,教师的语言要放慢,给学生以充分的推理判断和思考的时;当教师在归纳叙述科学概念、科学结论时,要逐字逐句清晰准确,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科学原理。  第3、音调的掌握  音调上的抑扬抑扬、高低快慢的变化,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语言技能。公道掌握音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语音腔调的变化是引发学生注意的1个重要因素,无变化的语言则是致使学生疲乏、精力不集中的重要缘由。  提高音量、下降音量、沉默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手段。1般地讲,教学中讲到关键点时,或需要强调突出某个问题时,可以提高音调,放慢速度;在讲1般性陈说和过渡性的内容时,可用中低音调交替讲授加快语速;当发现学生出现疲态时,应及时更变语音腔调,以引发注意,重新兴奋起来。  短暂的沉默是教师保持课堂教学秩序,引发学生注意教学内容,激起思惟的1种有效方法。比如,当教室内比较喧闹时,教师利用短暂的沉默,常常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再比如,讲完1课的重点后停1下—然后再轻声地重复1遍。或向全班同学公然提出问题后,适当地成心地停顿,而暂不要求谁来回答。都能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2.讲课的语词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1门艺术,中国古代的教学论著《学记》说:“善歌者,令人继其声;善教者,令人继其志。”善于讲课的教师,讲起来娓娓动听,引人人胜,不善于讲课的教师,则是平淡无味,令人昏昏欲睡。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先过语言艺术这1关。使课堂语言做到以下几点:  第1、词准意切,通俗易懂  词准意切,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词语必须准确明了,不能含糊其词。有的教育论著中把其称为“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它要请教师的语言准确无误,必须精确地表达知识的内涵。对各种现象的描绘,对概念、定义规律的表达,都要做到语言词准意切,不令人产生歧义和误解。比如:有的教师望文生义,对概念的解释不进行细致的斟酌,“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则”、“法人就是负有责任的人”等等,这些解释都是不准确的,乃至是毛病的。N对传授的知识也不能信口开合,今天说1样,明天说1样,让学生莫衷一是。即便学术上有争辩的,也应当给学生讲明白,我们取哪一种说法,使学生心中径渭分明。比如:在《教育学》的教学中,讲到教育的起源这1问题时,就有劳动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等多种理论,教师应分别对其进行分析,指出其优缺点,甚么理论最正确,应采取甚么理论。  既有书面语言的周密精确,又有口头语言的通俗易懂,顺口动听,便于说、听和记笔记,这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我们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听懂、学会、练熟。其条件条件是教师使学生听懂。如果教师的语言吞吞吐吐、词不达意,使学生听起来糊里胡涂,莫明其妙,这就没法实现教学目的。有些书面语,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是极其正常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教师还必须把比较难懂的书面语言变成比较通俗的口头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这也要请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词准意切,又要通俗易懂,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  第2、亲切热忱,文明礼貌  亲切热忱,就是在教学中语言要有亲切感,充满对学生的关心爱惜,多鼓励,以宽为主,以严为辅;不能老拉着脸,板着面孔。只有这样才能营建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这时候1般都比较紧张,教师利用亲切柔和的腔调告知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再比如:1个学生作文没有按时交,他告知教师忘在家里了,这时候教师可以对他说:“是啊,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你1定花了很多血汗,惋惜今天不能看你的作文了。这样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礼貌用语,不但在社交中应用,在教学中更应加以应用。教师不能由于自己是教者,就能够居高临下,动辄训人。和学生说话也要讲礼貌。象“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让学生既感到与老师之间同等,又感到老师谦虚可敬。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常援用1些名人诗句、格言成语来表达教师的意思,同学们感到老师词语丰富、生动、高雅,也就更敬重老师了。  第3、生动形象,滑稽幽默  在教学中采取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的求知欲。从心理学上来说,教师讲课时如使学生感到有趣,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听起课来精神集中,记忆深入。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呆板、平淡、抽象,缺少1种吸引力,学生听起来平淡无味,自然会印象浮浅,效果不佳。教师的语言生动、风趣虽不可能象相声演员那样来吸引学生,但课堂上注意语言幽默风趣却是非常必要的。比如:1位教师发现他的学生总把“染”字上角的“9”字写成“丸”,在纠正时他说:“‘染’字中的‘木’,指染料(来源)"7I’表示染东西要加水,‘9’表示染东西要经过量次。造这个字时,染东西还能1次完成。我们在染东西时绝不能给染料加水、加肉丸,决不能把表示多数的‘9’写成‘丸”,。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知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可曾说:“教学语言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求教学语言艺术,这必定会增大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沉醉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知识的奥秘,感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有益于教师保护本身的身心健康。
精彩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