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吸烟,我不干!”——控烟之路还有多远(资料图)
公安等执法部门有望加入控烟;到戒烟门诊戒烟或可享医保报销;公共卫生间拟划入禁烟区……这是近日发布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专家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分析报告透露出的信息。5月26日,北京百余名志愿者在人流密集的公园及商业区举行控烟宣传:“被吸烟,我不干!”
随着5月31日第25个世界无烟日的临近,控烟话题再次被推到公众面前。今年无烟日的主题为“警惕烟草业干扰控烟”。中国控烟之路还有多长?又该怎么走下去?
控烟9年收效微
为减少烟草危害,中国于2003年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开始控烟之路,已走过9年。
数年来,中国控烟工作取得长足进步。2011年3月,卫生部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提出自当年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的要求。此后,中国发布控烟路线图和时间表,按计划,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要在5年内实现100%公共场所禁烟。
受此推动,地方控烟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展开。目前,北京、上海、杭州、银川、广州、天津等省市相继颁布法律法规,将控烟纳入法制化进程。
“虽然控烟形势在整体上已有很大进步,但仍存在控烟和反控烟的激烈博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国家控烟办主任杨功焕坦言。事实上,控烟9年来中国吸烟率仍居高不下。目前,中国有3.2亿烟民,占全球的1/3,约7.4亿人饱受二手烟危害。中国烟草消费量未减反增,由2005年的占全球1/3上升至48%。
法规落地困难多
法规出台后,如何落地成为难题。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张丹表示,目前控烟条例普遍存在执法难、取证难情况。她举例,据1998年深圳特区控烟条例规定,执法主体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而市卫生监督所表示,自己并不具备该项行政职能;查吸烟和查随地吐痰一样,怎样取证,原有控烟条例也未做明确规定。
“目前全国性公共场所禁烟法规空白,地方性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晨光教授表示,地方控烟立法存在很多问题,如法律效力等级过低,抽象规定与口号宣传较多等。出现违规吸烟时“谁来管”是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控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认为,管理体制问题是控烟的最主要障碍:“现在烟草专卖局与烟草公司实行的是一个班子、两块牌子,使政府监管难以到位。”
杨功焕则表示,烟草行业是政府财政收入纳税大户,导致政府很难对其“下手”。资料显示,我国烟草行业税收总额多年位居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首。2011年,烟草全行业共实现工商税利7529.56亿元。同时,烟草收入也是不少地方政府的税收依托。在一些主产地区,烟草业甚至是唯一的支柱产业。
多方出力齐控烟
虽然国内控烟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杨功焕表示,必须继续前行。他建议织就一张由不同层次控烟力量组成的控烟网,上有执法、中有监督、下有公民劝阻,加之监测评估和媒体曝光,才能真正实现控烟目标。
“根本上推进我国控烟工作,首先要把烟草生产者、销售者和控烟组织分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相互矛盾的主体隶属同一部门,根本不可能严格执行控烟,要注意切断政府和烟草企业利益链条。
“禁烟规定不能成为‘纸老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黄金荣表示,必须明确禁烟工作执法主体,只有在职责划清,“预惩制”与“问责制”跟进后,禁烟才可能从法规上落到实处。
调动全民参与同样重要,新加坡保健促进局首席执行官洪合成表示,“若想达到控烟效果,需要动员整个社会,提高公民控烟意识,让吸烟变得非规范化,并把无烟环境的商业价值推荐给企业。”目前新加坡已成为全球吸烟率最低国家之一,中国或能从中得到启示。 以上就是关于““被吸烟,我不干!”——控烟之路还有多远”的内容,希望大家看的开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分享本网站,让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被吸烟,我不干!”——控烟之路还有多远”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