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被朋友那张炊烟袅袅中“芋头侗寨”的远景照片所感动,如果不是被神秘的“再生奇人”所吸引,如果不是好奇“行歌坐夜”的奇特民俗,或许我不会不远千里来到这湘、桂、黔交界的湖南通道。
通道,养在深闺人未识,历史上,通道县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由于不紧临机场和高铁,这里的山水和侗寨因此没有过度开发,而保存了原始的风采。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这几年冒出了太多古镇古寨,1副 “乱花渐欲迷人眼” 的架式。去很多了,就知道这里面人造的多“原装”的少,更让人恼火的是“千镇1面”,除小吃特产就是酒吧、客栈,全都是套路啊,审美不疲劳才怪。
相形之下,芋头侗寨完全是个“异类”。这里有保存完全的建筑,这里有勤劳古朴的原住民,这里有原汁原味的歌舞,这里有历史悠久罕见奇特的民俗……而且只要具有1颗吃货的心,芋头侗寨里多得是可发掘的美味——配料丰富的“油茶”、与猫屎咖啡异曲同工的“虫茶”、黑暗料理界的明星“羊瘪”、香甜4溢的糯米“苦酒”、糯软可口的“糍粑”、欢天喜地的“合拢宴”……不怕你嘴刁,就怕你胃口不够大。
芋头侗寨 摄影:李双喜
作为摄影师的苦处就是“起早贪黑”。清晨4点多,当我和另外两个小火伴爬上观景台选好景把3脚架支好,暗蓝的天空却飘起雨丝了,日出明显没戏了。但即使拍不到日出,天亮那1刻的光线氛围和景致都与白天迥然不同。
只见远处青黛色的山峦缠绕,几户早起的人家屋顶升起袅袅炊烟,芋头侗寨躺在满目清新的山谷中,显得格外静谧安详。此情此景,脑海中很自然地回响起周董那首《青花瓷》的旋律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进寨必喝拦门酒 摄影:多布(李皓)
寨前下车,穿过手舞足蹈、夹道欢迎的芦笙队伍,来到1排拦路的美丽姑娘眼前,她们每人手捧1碗自家酿造的糯米酒,1边唱歌,1边将酒碗端到每位客人眼前,客人们只有顺从地喝下姑娘手中的美酒才会被准予放入寨子。否则……姑娘就会1直不停地唱下去,直到每位客人都接过酒碗“咕咚...咕咚...”地把酒喝下去。
观1场原汁原味的歌舞 摄影:多布(李皓)
过关自然会有福利,往里走不远的芦笙鼓楼广场上,能歌善舞的侗族姑娘小伙儿们早已就位,单声部的“小歌”、多声部的“大歌”、迎客时的“芦笙歌”、且弹且唱的“琵琶歌”、既萌且污的“斗春牛”……于眼于耳于心于相机,都是极High的视听盛宴。
油茶,1根筷子的刁难 摄影:幸鹏
“茶宴”,也称“打油茶”。热忱好客的侗家姑娘早早起来蒸糯米饭,煮茶豆,用茶油炸泡茶,烧茶水,客人来临时,亲手为您盛上1碗热腾腾、香淳可口的油茶,它不但香醇上口,而且还能够去病消暑。
只给1根筷子!难道你叫客人用手抓不成?这类“刁难”客人的主人天下肯定不多。其实并不是如此。“1根筷子用来表示我们侗家人1心1意接待客人,虽然我们条件有限,但是我们会拿出最好的酒、最好的菜来!”1位漂亮的侗家妹子手捧油茶边敬给我们边热忱的解释道。
打糍粑,满满都是爱意 摄影:李双喜 侗族喜食糯。糯米是寨子里最有魅力的食品,将蒸好的糯米放入石舂中,用长槌反复击打,直到米筋弹黏成为整体,然后将打好的巨大糯米团捏成小圆块,裹上豆面或糖粉,就是美味可口的糍粑了。郎有情妹成心的侗家阿哥阿妹,1边悠闲的打着糍粑1边诉说着情怀,那份美好羡煞多少旁人。
合拢宴,来侗家必吃的盛宴
趣味合拢宴 摄影:韩松 合拢宴是侗族百姓欢迎远道而来贵宾的盛宴,如果来到古侗寨,不吃1场合拢宴、喝1口糯米酒,那就犹如去了北京没有去看看故宫的深沉和长城的壮观。
各色侗族美食逐一摆满长桌。用餐前,先要“转转酒”,热忱友好的气氛1下被渲染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