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在线

首页 > > 教育培训

教师的层次和境界

发布时间:2017-01-12 13:56:37

1、教师的层次  1.字之师。师教学生如何学课本,学书本知识,基本是只求分数,不求其他。至于学生的健康、道德、修养、自救、勤奋等人生极其重要的东西1概不予关心过问。  2.事之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最大的能力不是读几本书的能力,也不是考试得高分的能力,而是谙熟世事、透悟人生的能力,事之师就注意引导、培养学生构成这类能力。  3.人之师。是做教师的最高境地,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人之师即教学生如何做1个有品德、有才能、有修养、有情趣、有良好心态的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说: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圣人、愚人少,更多的人要末是德大于才者,要末是才大于德者,在没有圣人的情况下,宁用德大于才的君子,也不用才大于德的小人。要想做1名合格的人之师,首先要求你是1个素质全面、学识丰富的人。其次是要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问题。最后是找准学生“成人”与现在国家的成才标准的结合点。  做好1个教师,特别是把教师作为1种事业去做,就应当寻求更高的人生境地、治学境地。  2、教师的人生境地  从育人的意义上,教师的人生境地可分为4个等级,即自然境地、功利境地、道德境地和人类境地,1个教师寻求的人生境地越高,他培养出的1代新人的人生境地也越高。  1.自然境地。如果1个教师只能顺应教师的本能和社会风气去做,对自己所做的事毫无觉醒,那末他的人生境地就是自然境地。  2.功利境地。如果1个教师做事,动机是功利的,如教书是为了生活,补课是为了酬金,中考是为了获奖,写论文是为了升级等等,那末他的人生境地就是功利境地。  3.道德境地。如果1个教师意想到自己是教育阵线的1员,自觉为培养对象的利益做各种事,对学生负责,所做的事情都是有道德意义的,那末他的人生境地就是道德境地。  4.人类境地。如果1个教师意想到超乎教师整体之上还有1个更大的整体,即社会、人类,意想到自己不但是教育阵线的1员,还是全社会、全人类的1员,自觉为社会、人类的利益而做各种事,并明白其中的意义,那末他就进入了更高的人生境地,即人类境地。  3、教师的治学境地  从教书的意义上,教师要寻求更高的治学境地。教师的治学境地也可分为4个等级,即庸师、严师、名师和大师。  1.庸师。教师只知道教书、不斟酌教人,教书也是照本宣科。既不研究前人的经验,也不努力自成1体,无作为,造成1种“误人子弟”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做1天和尚撞1天钟。”  2.严师。教师能高瞻远瞩,认清前人走过的路,总结前人的经验,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治学,关心学生的学习行动诸方面,可以到达“严师出高徒”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3.名师。教师能冥思苦想,孳孳以求,犹如热恋中的情人,不惜1切地寻求所思。以科学的精神对待治学,关心学生犹如亲人,着名气;可以到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蕉萃。”  4.大师。教师苦苦寻求,不断探索,到达1朝顿悟,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做出独创性的贡献。对事理、对学科能变复杂为简单,变简单为复杂,以创新的精神对待治学,关心学生犹如子女,对学生的毕生负责,有思想,可以到达“化腐朽为奇异”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为教师,所要寻求的境地——就是要寻求做1名合格的人之师;同时,要寻求更高的人生境地,寻求道德境地或人类境地;并且,还要寻求更高的治学境地,寻求做1位名师、大师。
精彩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