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在线

首页 > > 金融保险

险资借道基金腾挪问路“债转股”

发布时间:2017-03-20 10:29:29

保险资金对下1步操作看法不1,多空判断出现明显分歧,“债券赚差价、股票算股息”则成为较大的共鸣。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得悉,守旧1方仍以固定收益类投资为主要阵地,增加操作频度以盯紧价差获利空间,乐观1方则继续在A股市场“找饭吃”,分批有序加仓或建仓所看好的标的。  险资借道基金腾挪问路“债转股”  与此同时,部份保险机构正尝试从固定收益类基金撤出,“转战”权益类基金,以求规避债市波动风险,并适当去杠杆。从关联交易的情况看,近期多家保险机构对股基、债基和相应的资管产品的操作次数明显增加,但方向有所不同。

  业内人士认为,斟酌到今年保险业监管政策和市场表现情况,保险公司没法达成年初设定的预期收益率的几率不小,权益类市场目前实际处于相对安全的“磨底”阶段,依然是可能为今年乃至未来数年的投资事迹贡献增量的关键领域。预计在下半年保费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已高比例配置股票的保险公司继续加仓的脚步将会放缓。

  险资多空分化

  面对股市、债市延续波动,保险机构正在权衡各自管理的资金该何去何从。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保险资金应用公司或部门对市场的看法出现1定程度的分化,特别是对股市后续是“多”是“空”的分歧越发明显。

  “现在做债券的都在赚价差,做股票的都在算股息。”资管行业内近期的流行语可谓1语中的。对保险资金来讲,这样的思路确已成为多家机构的实际操作策略。债市近期连续调剂,加上部份债券标的信誉风险暴露,对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最大比例配置种类的保险资金提出困难。

  虽然如此,相比一样延续波动的A股市场,部份保险资金管理人仍然认为,投资精力应主要聚焦债券类标的,由于这类标的不但在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率方面有优势,而且风险更容易于把控。

  某银行系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告知中国证券报记者,近几个月,其公司债券交易员1直采取“高频操作”策略,紧盯价差抓取获利机会,虽然感觉比较被动,但为了达成年内的收益目标,此举也属无奈之举。与此同时,在权益类投资操作上则有明显的“且战且退”偏向,在A股指数上行的进程中,逢高卖出、适度减仓,为的是缩小权益类配置的风险敞口,以保有可用现金流为主。

  但是,另外1些险资的管理人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将更多的获利希望寄与权益类资产配置,特别是A股的投资机会上。北京1家保险公司的投资经理宋峰(化名)告知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有大量的非标、协议存款陆续到期,到期资金有延续入场再投资的需求,既会向债市求效益,也必须到A股市场“找饭吃”。为了实现预期收益,很多机构选择加杠杆、拉久期、博价差等策略,使得债市波动加大。在这类状态下,箱体震荡的上下沿可期的A股市场反而承当了更多的期望。

  某受托管理险资的券商资管公司投资部人士陈单(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蓝筹股毫无疑问是险资投资A股的最好目标,特别是后者1直以来看好的地产、金融板块仍将遭到青睐。但是,未来1个季度的市场走向仍待视察,依托股价差实现获利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举牌上市公司的风险也较以往明显提升,所以股、债投资的获利思路出现1定程度的颠倒,也是权宜之计。

  借道基金调剂资产配置

  陈单表示,不同保险机构的风险偏好不尽相同,出现分歧也在所难免,因此,在具体的策略和标的选择上也是各有侧重。近期,他所在的部门受托管理的部份保险资金拜托投资账户出现保险机构赎回债基份额,转而购入更多股基份额的情况。“这样做的机构不是1两家,有的拜托人觉得债市行情不好掌控,盈利难度大,而转移1部份配置到股基可以平衡收益率。”

  宋峰对此其实不感到意外。他认为,从保险机构的角度看,今年保费收入继续增加,负债端存在1定的产品收益率刚性,传导到资产端就构成较大的配置压力;而目前债市和股市盈利难度加大,可谓“两头堵”。虽然公司内部判断权益市场今年没有系统性行情,但债市收益率的降落仍会倒逼权益类资产和非标资产的提升。

  “非标配置的机会常常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争取,‘资产荒’下机构间的竞争也比较剧烈,优良非标项目稀缺。相对而言,权益类投资反而更容易依托自己的研究来掌控机会。”宋峰表示,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行配置上的“债转股”相对较容易操作,最直接的目的是规避债市波动风险并适当去杠杆,而这样的尝试是不是能优化终究的投资事迹,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从关联交易来看,1些险资机构调剂资产配置的苗头已显现。近期,多家保险机构对股基、债基和相应的资管产品的操作次数明显增加,但方向有所不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表露的信息显示,8月下旬以来,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中国太保、华泰资管、阳光保险、民生保险等市场主体近期对各自关联方的股票基金(或偏股基金)、债券基金(或偏债基金)、资管产品等投资标的进行了多笔申购、认购或赎回操作。

  目前已表露的数据显示,阳光保险在权益类产品配置上的投入最为明显。阳光资管作为产品管理人发起设立多款权益类资产管理产品,阳光保险团体旗下机构各认购了不同份额。其中,阳光财险认购“阳光资产-行业灵活配置资产管理产品”(1亿元)、“阳光资产-研究精选资产管理产品”(5000万元)、“阳光资产-医疗保健行业精选(爱基,净值,资讯)资产管理产品”(3000万元)和“阳光资产-主动配置3号资产管理产品”(5亿元);阳光人寿认购“阳光资产-研究精选资产管理产品”(5000万元)和“阳光资产-主动量化2号资产管理产品”(4000万元);阳光信保认购“阳光资产-医疗保健行业精选资产管理产品”(200万元)和“阳光资产-行业灵活配置资产管理产品”(100万元)。

  并不是所有机构都在增加对股基的投资。中国人寿(团体)公司表露的信息显示,在框架协议约定的额度内,其近期完成对国寿安保智慧生基金的4笔赎回和2笔申购,净赎回量约为1.5亿元。对国寿安保沪深指数基金一样完成4笔赎回和2笔申购,净赎回量约为0.5亿元。另外,泰康人寿也进行了屡次对权益类基金的赎回操作。

  权益投资或坚守蓝筹

  相比于债市的波动,权益类资产面临的风险和变数更加牵动保险资金的神经。宋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配置比例上看,权益类投资普遍远低于固定收益类投资,但前者风险和获利可能性也更大。斟酌到今年保险业监管政策和市场表现情况,保险公司没法达成年初设定的预期收益率的几率不小,而如果权益类投资年内再无起色,投资事迹可能就需要“退守”到更长的期限来加以考核。

  陈单认为,权益类市场目前实际处于相对安全的“磨底”阶段,并且依然是可能为今年乃至未来数年的投资事迹贡献增量的关键领域。1些高股息的蓝筹股具有阶段性的配置机会,在操作上可以分批建仓或加仓;而对另外1些成长性或周期性的板块或个股,则可以通过配置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进行相对稳健的投资。

  对险资股票投资而言,将蓝筹股作为主阵地的局面可能仍将延续,这从板块偏好上也可见1斑。根据西南证券的统计,2005年第3季度以来,保险机构所持股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持仓市值最高的前3个行业则随年份而出现不同的变化。2005年至2009年间,交通运输、金融、石化、金属非金属、食品饮料、采掘业成为前3甲的“常客”。房地产板块成为保险机构的“座上宾”始于2009年3季度,医药生物(爱基,净值,资讯)则从2012年第1季度开始“打榜”,并在2013年、2014年两年坐稳榜上第2把“交椅”。自2015年第4季度至今,金融、房地产、机械装备成为保险机构最为青睐的3个板块。

  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表示,保险机构此前曾连续3季度增持,2016年第2季度直接入市持股市值的额度到达10029.87亿元,比2016年第1季度的10640.03亿元,减少610.16亿元,减少幅度为5.73%。若剔除中国人寿团体所持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保险(团体)股分有限公司所持平安银行这两个因素,保险2016年第2季度持股市值为5361.99亿元,比2016年第1季度的5365.78亿元,减少3.79亿元,减少幅度为0.07%,为历史第3高,相比第2季度大盘的累计跌幅2.47%,表现为持平迹象。

  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认为,上半年行业总投资收益率均大幅降落,斟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也进1步下降。以与市场关联度较高的股票、基金资产衡量,指数上行1%将对保险公司的事迹提振1%⑸.4%,其幅度差异也与前期由于市场震荡带来的浮亏相干。行业整体事迹回落主因投资环境较为复杂,“资产荒”、低利率等负面因素延续发酵,符合市场预期。

  招商证券分析师王稹认为,目前来看,部份保险机构投资股票的比例较高,乃至接近或超过30%投资股票比例上限,预计在下半年保费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这些保险公司继续增加股票配置的范围将会放缓。而且,由于“偿2代”正式实行和保险投资蓝筹上限放开,为了符合监管要求,预计民营保险投资股票也将会向蓝筹方向倾斜。
精彩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