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用药”进入科室,主任就能坐等收钱?
发布时间:2017-03-09 21:02:37
医药网8月8日讯 在1些医院,辅助用药占医院用药的比例高达60%⑺0%,在销量前10的榜单中也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超剂量、超适应症使用也其实不少见。 “类似的辅助用药1旦进入科室,科室主任几近就可以坐等收钱。” “现在的问题是,谁有处方权,谁说了算。” 当护士将输液针刺入静脉,85岁的父亲稍微皱了皱眉,江西人陈桦(化名)心里隐隐作痛,不过她安慰自己:父亲的病会好起来的。 这是江西省某3甲医院,陈桦的父亲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来此救治。检查结果出来了:父亲还同时伴随腔隙性脑梗塞、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多种老年病。医生开了多种药——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依达拉奉、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丹参多酚、喜炎平和复合辅酶。 陈桦不懂药,向药师朋友咨询,却得到了近乎1致的答复:“这位医生真敢开药啊!” 上述7种药品中,5种被认定为“辅助用药”。其中,注射用复合辅酶老年用药,提示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依达拉奉说明书更是明确提示高龄患者慎用。 “几种改良微循环和神经症状的辅助药物联合使用,是不是会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医生真的做足作业了吗?”1位临床药师质疑。 辅助用药,这个略显冷僻的名词究竟是甚么?国药控股股分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干荣富寻遍相干文件,发现国内对此并没有官方定义,决定权全在医院。例如免疫调理药胸腺肽,在上海的区级医院属于辅助用药,在肿瘤医院却属于医治性药物。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的解释,也很是模糊——有助于“增加主要医治药物作用”或“疾病和功能紊乱的预防和医治”的药物。 由于医治病种多、适用科室广、用量奇高,辅助用药在国内被戏称为“万能神药”。神药之“神”,就在于仿佛“甚么病都能治”。 不过,“万能神药”的寒冬正悄然来临。2016年7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下发了《关于进1步规范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管理的通知》,列出了第1批50个重点管理辅助用药目录。而此前1年,包括北京、云南、安徽在内的多个省分都公布了辅助用药目录、重点药品监控目录,以杜绝不公道用药、减轻医保支付压力。 目前看来,整肃辅助用药的“战役”尚没有结束的日程表。令医院和企业头疼的事情,仿佛才刚刚开始。 “吃不死人”的“万金油” 虽然此前已有多个省市陆续出台了辅助用药管控政策,但此番内蒙古50个品种目录的出台,还是被视为“1记重锤”。 “相比其他地方更严苛、更细化。”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知南方周末记者。 参照“限抗令”的做法,内蒙古卫计委将开药权限与医生级别挂钩,制止越权开药——中级以上任职资历的医师,具有“重点监控类”辅助用药处方权;高级任职资历的医师,则具有“限制使用类”辅助用药处方权。 与此同时,内蒙古卫计委还对辅助用药进行动态调剂。若“重点监控类”辅助用药连续3个月进入机构消耗金额前20位,且第3个月用药不适合率依然超过10%,将被调剂为“限制使用类”;属于“限制使用类”的,立即停止使用,本年度内不得恢复使用。 不过,用行政气力管控辅助用药,还是招致了争议。“谁主谁辅的问题都难以说清,又怎样能说谁优谁劣呢?”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李爱勤发表文章质疑。 上海某3甲医院药剂师告知南方周末记者,在各省市的辅助用药名单中,的确有临床上经常使用的特殊用处药物——奥美拉唑常在胃部手术后用于抑制胃酸分泌,血必净注射液用于止血“还是蛮给力的”。 但是,辅助用药究竟有多大效果,就连业内人士也说不清。前不久,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博士管晓东曾听人说起,1种德国进口的维生素类营养补充剂,用量最大的居然是骨科医院。“说它没效果吧,骨科医生觉得它有助于恢复;但查遍各国的医治指南,这类药都不是推荐用药。” “辅助用药也是药,既然通过了上市审批,多少会有1定效果。它的最大问题,在于医治环节的滥用。”管晓东说,纯医治性药物过量使用会产生毒副作用,医生不敢冒然多开。而辅助用药增加1两倍剂量,“吃不死人”。 这样的“万金油”,自然成了大处方的首选药。在1些医院,辅助用药占医院用药的比例高达60%⑺0%,在销量前10的榜单中也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超剂量、超适应证使用也其实不少见。 原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何洪静,曾见过1位车祸后因手指皮肤缺血性坏死而截指的30岁患者。他惊讶地发现,医生居然使用了1种名为“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药物,每天200毫克。而这类由猪脑提取物制成的药品,本该用于中枢神经病变和帕金森病的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