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医治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和减缓期,根据《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建议,急性发作期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镇痛医治;减缓期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生成,或用苯溴马隆增进尿酸排泄。  非布司他是2013年在国内上市的新型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降尿酸作用与别嘌醇相当或略优,但该药物致使的药疹明显低于别嘌醇。非布司他自上市后,遭到了抗痛风药市场的广泛认可。2013年上市之初,非布司他在重点城市医院销售额为36万元,而2016年仅前3季度销售额就到达了0.48亿元。目前国内生产销售非布司他的药企共有3家,分别是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分有限公司(61.01%),江苏恒瑞医药股分有限公司(31.64%)和杭州朱养心药业有限公司(7.35%)。
  别嘌醇在临床上降尿酸效果显著,终年占据重点城市医院抗痛风药20⑶0%的市场,2014年份额最高为37.83%。近两年遭到非布司他异军崛起的影响,市场份额走低,2016年前3季度为22.8%。目前别嘌醇市场份额前3甲分别为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分有限公司(24.41%)、Heumann(赫曼,20.69%)和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17.57%)。  苯溴马隆自2000年进入我国后便占据了抗痛风类药物重点城市医院用药第1名的位置(约占70%)。2003年由于严重的肝侵害退出其原研地法国,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发文提示苯溴马隆的肝侵害问题。最近几年来,苯溴马隆重点城市医院份额出现大幅下滑,2016年前3季度仅为36.38%。目前共有5家企业生产销售苯溴马隆,分别是Heumann(赫曼,56.88%)、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27.08%)、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7.67%)、江苏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7.64%)和成都华神团体股分有限公司制药厂(0.73%)。
  秋水仙碱是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的有效成份,早在1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利用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萃取物医治痛风。自上世纪30年代,秋水仙碱被广泛利用于痛风医治。由于秋水仙碱常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且细胞毒性大,临床上通常单独采取低剂量秋水仙碱抗炎镇痛。近10年来,秋水仙碱在重点城市医院销售额1直保持在100万元左右,2016年前3季度市场份额前3甲分别为昆明制药团体股分有限公司(34.25%)、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28.63%)和景德制药股分有限公司(12.81%)。  抗痛风药国内研发概况  目前国内抗痛风药研发领域最热门确当属非布司他,共受理研发申请216件,其中新药研发203件;紧随其后的是托匹司他,一样是1款降尿酸药,目前受理的76件研发申请全部为新药研发。由国内研发概况不难看出,抗痛风药市场的飞速增长引发了更多国内企业的关注,其中不乏华润双鹤、浙江海正等知名企业。痛风药市场未来走势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