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的发生与衰老密切相关,是人衰老过程中整个免疫力下降的一种表现。人们没有必要去惧怕肿瘤,就像没有必要去惧怕衰老一样。”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病因学专家程书钧在4月15日举行的2016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活动中表示, 要对肿瘤有科学的认识,肿瘤目前已经可以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实现带病长期生存。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病因学专家程书钧。新华网王坤朔摄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与衰老密切相关
据了解,肿瘤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不能孤立看待。其发病除了与基因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相关外,还与心理、社会等因素明显相关。
程书钧表示,宿主因素在肿瘤的发生以及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更会对肿瘤病人的治疗有重大影响,治疗肿瘤要加强肿瘤病人的整体治疗。未来的研究中,要高度重视肿瘤的宿主因素,不能只看成一个局部的肿瘤。程书钧认为,治疗思路要从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肿瘤的病人。对于晚期的转移肿瘤,应该调节宿主因素,而不能仅仅依赖于靶向药。
“研究发现,一旦诊断肿瘤以后,大概有50%以上的患者会发生焦虑、抑郁,甚至连家属都有很高抑郁的比例。一旦陷入焦虑和抑郁状态,整个生命现象都受到严重影响。”程书钧表示。除了癌细胞,心理因素也是干扰肿瘤病人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衰老也会带来全身机能的下降,因此肿瘤与衰老密切相关。程书钧认为,患肿瘤是人衰老程中免疫力下降的一种表现,是人衰老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没有必要惧怕肿瘤,就像我们没有必要惧怕衰老一样,这样对肿瘤会有一个正确的看法。”程书钧表示。
聚焦癌前病变多数肿瘤可防可控
肿瘤的发病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现在的危险因素可能会导致十至二十年后的发病情况。
“肿瘤发生前期叫做癌前病变。有人终身维持癌前病变,不到1/3的人会发展成肿瘤。”程书钧表示,如果在癌前病变阶段早发现、早治疗,便能有效地控制肿瘤进入晚期,因此,肿瘤防治应关口前移。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认为,对于肿瘤这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和延长生存率的最有效措施就是预防。
郝希山以我国死亡率较高的肝癌为例证明了预防的有效性:我国从1992年开始推广注射乙肝疫苗,乙肝从原来普通人口的10%下降到现在2%—3%,肝癌的发病率在有些地区也出现了拐点。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
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肿瘤的治疗效果影响显著。“早期癌症患者治疗后有90%左右都可控制,虽然有部分病人确实无法治愈,但这些患者也并非一线希望都没有,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经过我们这些年的治疗已成为一种慢性疾病,能够通过有效的治疗很好地控制病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表示,整个社会对癌症的恐惧感太强,如果我们对癌症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可能就不会那么惧怕癌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
对于不同的人群,预防的方式和重点不尽相同。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介绍,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肿瘤的发生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两大原因。如果通过基因筛查检测出具有高危易感基因,要据医嘱定期检查,或者通过药物等手段提早干预。“大部分肿瘤是散发性而不是家族性的,没有高度易感性。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定期参加体检。”林东昕表示。 以上就是关于“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衰老提升患癌风险 专家呼吁早诊早治”的内容,希望大家看的开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分享本网站,让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衰老提升患癌风险 专家呼吁早诊早治”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