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在线

首页 > > 汽车点评 >> 英菲尼迪

25年全球健康三大变化

发布时间:2017-03-23 11:11:44

25年全球健康三大变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王临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

本报记者谭卓曌

近日,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2015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系列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描述了全球主要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的两位专家参与了这项全球研究,报告一发布,《生命时报》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25年全球健康三大变化

慢性病(供图/视觉中国)

慢病增多,传染病下降

1800多名合作者在1990年到2015年间,对195个国家和地区的249种死亡原因、315种疾病和损伤、79种危险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全球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61.7岁,增至2015年的71.8岁,188个国家与地区的预期寿命上升;但2005年到2015年人口总死亡率增加4.1%,2015年全球死亡人数升至5580万。“人类死亡原因分三大类,一是传染病、母婴性疾病和营养缺乏,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三是伤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王临虹说,全球健康情况主要有三大变化:

第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大幅升高。多种癌症、缺血性心脏病、肝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等,在总死亡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进一步指出,就全球范围来看,泰国和日本的癌症死亡率上升较快;中国和孟加拉国最大的健康威胁是缺血性心脏病;韩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增多。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盐摄入过多、高血糖等。“生活方式改变、空气污染等是上述慢性病的重要诱因。”

第二,全球传染病、母婴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造成的总死亡数下降显著,由1990年的1590.5万(占总死亡的33.19%),降至2015年的1126.4万(占总死亡的20.19%)。

第三,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让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持续增加。《2015全球老龄事业观察指数》报告显示,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约9.01亿,占世界人口的12.3%,到2030年将达到16.5%。“慢性病的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王临虹强调,由于全球人口基数增加以及老年人占比升高,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将呈持续增加态势。”

高血压成国人最大威胁

“报告显示,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因;肺癌是癌症中死亡数上升最快的一种,由29.6万升至58.0万;阿尔茨海默病的死亡数由10.8万升至27.9万。”周脉耕说,慢病同样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王临虹指出,与发达国家不同,高血压是我国人口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柳叶刀》的一项研究称,1990年~2013年,中国高血压死亡人数增长了81.3%。其中,高盐饮食、吸烟饮酒、身体活动不足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元凶”。2002年~2012年,我国城市居民每日食盐摄入量从10.9克降至10.3克,但仍高于6克这一推荐量。国家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人群吸烟率为27.7%,其中男性为52.1%。这些不容乐观的数据,意味着我国慢病防控任重道远。

报告还显示,中国整体卫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例如,国民期望寿命在增加;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周脉耕称,这主要得益于预防接种率和专业助产服务的提升。

防慢病需多方努力

慢性病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王临虹认为,要实现慢病防控目标,必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一要加强政府主导。政府有责任出台相应的公共卫生政策,注重预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包括环境治理、控烟限酒、营养改善、食品安全、体育健身、保障救助等。全民健康不能只靠卫生部门,而要开展多部门合作。实施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影响,保障公民健康权力。

二要引起社会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慢病防控也要贯穿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生活方式要从儿童、青年期抓起,涉及所有年龄阶段。

三要抓基层建设。基层防控体系和机制的建立是保障慢病防控的主力军。加强防治结合,在注重疾病治疗的同时,加大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加强急危重症的救助和疾病康复,减少慢病发生、疾病加重和并发症的增多。

四要做好个人预防。树立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自觉形成健康素养和良好生活方式,包括控制吸烟、远离二手烟,做好雾霾的个人防护,限制盐、油、糖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增强体力活动,控制超重和肥胖等。▲ 以上就是关于“25年全球健康三大变化”的内容,希望大家看的开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分享本网站,让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25年全球健康三大变化”内容,谢谢!

精彩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