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万能险集保险功能和高收益于1身,同时购买门坎比较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被大量投资者追捧,很多产品1上线,额度便销售完。不过,随着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销量剧增,部份公司出现了“短钱长用”的新情况,面临较大的资产负债不匹配风险和活动性风险
万能险近期成了市场的焦点话题。在资本市场上,快速筹集资金的独到优势使其在股权之争中“长袖善舞”;在理财市场上,缴费灵活、保额自主、收益可观的优势,也遭到众多投资者青睐。
市场火热“1险难求”
眼下万能险已炙手可热到“1险难求”。
“产品在3年期、预期年化收益率达5%左右的万能险,已成为银行理财的热销产品。其中,"安邦盛世3号"这款3年期,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20%的产品,由于目前已到达了销售限额,8月12日起已停止销售,下次开售日期目前未知。同时,还有1些2年期和5年期的万能险产品,也开始实行限额销售,因此,想要买到这些产品就必须时刻关注开售日期,参与抢购。”某股分制银行理财经理告知《经济日报》记者。
记者访问多家银行网点发现,有很多人正在银行柜台咨询万能险理财。“上个月就想买1份2年期的万能险理财产品,但在斟酌了几天前来购买时,被告知这个月的额度已销售完了。”1位正在柜台咨询的退休老人说。
数据显示,2015年前10个月,万能险保费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9%,超过22家险企的万能险保费收入占其总保费收入的5成以上。今年上半年,万能险保费收入达8103.24亿元,同比增长147.3%,比2015年全年还多出450多亿元。其中,安邦人寿、华夏人寿、前海人寿、君康人寿4家公司的万能险占范围保费比例均超过75%,也就是说,这些公司上半年有3/4以上的保费收入来自万能险。
兼具投资和保障功能
万能险的火热可见1斑。那末,万能险究竟是甚么呢?据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说明,万能险是包括投资和保障两大功能的人身险产品。投保人将保费交到保险公司后会分别进入两个账户,1部份进入风险保障账户用于保障,另外一部份进入投资账户用于投资。其中保障额度和投资额度的设置主动权在投保人手中,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调理,投资账户的资金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投资收益上不封顶,下设最低保障利率。
“市面上的万能险最低保证收益大部份在3%以上。同时,万能险购买门坎比较低,若出现人身意外还能取得保险理赔。可以说,万能险是集保险功能和高收益于1身的产品。”某保险公司相干负责人告知记者。
在国外发达保险市场中,万能险是1种成熟的人身险产品。1方面,万能险常常设定较低的保证利率,实际结算利率每个月公布且可调剂,能够较好适应利率环境的变化;另外一方面,万能险的身故等保障本钱以自然费率情势每个月从个人账户中扣除,还可以从个人账户中部份领取账户余额,具有灵活的保障功能。“万能险在美国市场是1种主力保险产品,其市场占有率到达40%。”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表示。
同时,保险公司在很多国家都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1。“保险公司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挑选事迹优秀的上市公司进行大比例配置,引导A股市场进行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有益于行业健康发展。”上海枫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明远认为。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低利率和“资产配置荒”的环境下,巨量保险资金存在重新配置的问题,而险资投资股市或才刚刚开始。
潜伏风险不容小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万能险之所以畅销,1方面由于费率市场化改革,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可以提高至3.5%,这就使得万能险的预定收益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投资价值便得到凸显;另外一方面是存款利率不断降落,目前1年期存款已降至1.5%,而万能险的保底收益在2.5%左右,实际结算利率到达4%,1些公司乃至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人身险产品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进程中,投资型险种增长最为迅猛,这就不免有1些公司的部份业务会存在潜伏风险。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最近几年来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销量剧增,致使部份公司出现了"短钱长用"的新情况,面临较大的资产负债不匹配风险和活动性风险。从收益匹配来看,去年以来,部份保险公司为了保持业务范围,在投资端收益延续下滑的情况下,仍然在负债端保持高结算利率,可能会构成新的利差损”。
记者了解到,保监会近日在行业内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人身险公司报送2016年1月至6月万能险业务数据,主要填报各预期存续期限下的范围保费收入和产品情况,摸底资产负债匹配及利差等具体现状,严格监管潜伏风险。
万能险的风险与保障并存的性质,使其作为1种介于分红险与投连险间的投资型寿险产品,其收益情况与保险企业的事迹、投资收益情况紧密挂钩。“投资者在购买万能险时也要注意风险,虽然有保底收益,但是高于保底收益的部份是不肯定的。如果险企事迹不好,或是短时间内退保,这些都将影响到预期收益率。另外,投资者购买万能险时要仔细浏览保险条款中关于费用的部份,账户收益部份会被1些费用抵消,产品需持有1段时间才能真正产生收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教授何林告知《经济日报》记者。(经济日报记者 姚 进 李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