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在线

首页 > > 金融保险

捕捉PPP红利新机遇 险资拟多模式投基建

发布时间:2017-03-08 05:34:45

随着由财政部牵头的多部委第3批PPP示范项目清单落地预期的日趋强化,相当数量的保险机构正在积极准备,以期捕捉相干红利机遇,保险资金PPP投资的增量可期。

  而随着投资范围的进1步拓宽,参与模式的不断创新,保险资金“输血”地方基建项目的资金量也将日益增加。  捕捉PPP红利新机遇 险资拟多模式投基建  险资PPP投资增量可期

  作为地方基础设施领域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1,最近几年来保险机构1直积极投身于地方基建项目,投资模式主要为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和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

  据保监会相干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300项、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17项,合计注册(备案)范围8938.26亿元。保险资金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和市政行业,投资范围分别为3994.14亿元、2294.4亿元和781.1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数据以外的变化。自保监会今年7月修订发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进1步拓宽投资空间后,保险机构便开始尝试以更多元的创新模式来参与到地方基建项目投资中。其中,新增加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成为保险资金在经济新常态下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创新。

  依照保险投资圈人士的说法,当前,我国稳增长力度不断加大,“1带1路”战略积极推动,资本密集型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范围巨大,未来1段时期,保险业对接PPP模式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如保险资金作为PPP项目的出资方,其投资收益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都具有较高的保障机制和明确的实现方式。因此,未来保险资金极可能会顺应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化改革的新机会,加大对收费定价机制透明、具有预期稳定现金流或具有明确退出安排的优良PPP项目的投资力度和资金支持。”

  多家大型保险机构人士告知记者,未来保险机构有望以4种方式参与PPP投资。1是作为财务投资者投资PPP项目,即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等方式,间接为PPP项目提供融资,获得财务收益回报;2是作为有限合伙人(LP)设立PPP基金,根据保险资金的收益分配机制,可分为名股实债和股权投资两种;3是作为风险管理者参与PPP项目,如通过推行建工险、企财险、责任险、意外险等险种的方式,下降PPP各方风险,又如发挥信誉保证保险的增信作用,提升项目信誉等级,下降PPP项目的融资本钱;4是保险机构与各类产业资本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PPP项目,由保险机构负责项目融资,产业资本负责建筑设计、运营保护等工作。

  “偿2代”下基建投资是趋势

  值得1提的是,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在“偿2代”新监管体系下,未来保险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配置动力将增强。

  这主要是由于,“偿2代”中对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设定的风险因子较低,因此,从收益与节俭资本的角度,客观上也鼓励保险机构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配置力度。

  对未来基建投资领域的具体机会,综合多家保险机构投资部人士的观点来看,主要聚焦于以下3类。

  1是,随着PPP模式的深入推动,积极参与收益稳定且可靠的地方PPP项目融资;2是,作为出资人或管理人积极参与投资国家级基础设施领域基金,可取得更好的投资安全性,如积极参与国家有关棚户区改造的重点投资项目,可通太重点城市更新改造基金的情势加以支持;3是,适度参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转型和改制,保险机构可利用地方融资平台在存量债务清算进程中的合作来发掘优良投资项目,也可参与具有良好基础资产和管理能力的融资平台的股权投资。

  不过,由于保险业在1些创新投资方式上还未能构成成熟模式,特别是PPP模式下的投资期限更长,风控环节更多,保险机构在队伍、经验、管理、风控等方面尚需勤练内功。“PPP模式下,政府责任由无穷兜底责任变成有限合同责任,还款来源由依赖外部增信变成项目本身运营,合作关系由政府主导推动变成风险收益共担。”在保险资管业人士看来,这意味着,在可投主体范围扩大的同时,对保险机构的项目审查、风险管理、投后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
精彩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