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人社局相干负责人表示,北京将于明年启动失能老人长时间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依照整体设计兼顾斟酌,先行试点,逐渐推开,以长时间处于失能状态的老年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为其提供平常基本生活照料所需的服务。试点工作将重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气力参与,协同推动健康和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由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筹集资金,实现当期参保、当期受益。
北京商报记者还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该险种的具体方案仍在制定进程中,试点的缴费方式及未来这1险种资金的来源、覆盖人群等细节尚待明确。
实际上,国家层面关于政策性长时间护理险早有部署,今年7月,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民政事业1035计划就曾明确,要探索建立长时间照护保障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展开政策性长时间护理保险试点,推行长时间护理商业保险产品。
在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看来,当前建立长时间护理保险制度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筹资问题,而解决筹资问题,要采取两步走战略。“第1步,应依托基本医疗保险,鼓励建立商业性长时间护理保险,增进医养结合的发展,这样可以分流1部份患者到护理机构,同时也能够减轻医保基金1些没必要要的支出和压力”,金维刚表示,“第2步,还要建立多渠道筹资的长时间护理保险,通过个人缴费、财政补助、医保基金划转、社会捐助、单位缴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