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在线

首页 > > 金融保险

保监焦点暗转变 “宝万之争”倒逼险资举牌定性

发布时间:2017-10-13 14:26:06

保监焦点暗转变 “宝万之争”倒逼险资举牌定性

  1场公司控制权纷争终究演化成1场全民讨论。

  而在上周5证监会例行发布会,和同1天来自交易所和基金业协会的1系列表态中,我们可以看到更详细的来自监管层内部的信号。在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1系列的采访中,既有形而上纠结于规则的诠释,亦有形而下耽忧本身的利益得失。

  有监管人士向本报坦言监管难点,有学者解读背后权益归属,有投资机构预判万科走势,也有万科业主表露对物业耽忧。

  这场争辩也许仍在等待更明朗的监管解读。但在1系列纷扰信息背后,也许1个逻辑相当重要,争的并不是“是非”。

  争辩的主场从学界,再到投资机构,再到监管层内部。实际上在近期21世纪经济报导的1系列采访中,万科未来的控制权归属1直是各个场合讨论的焦点。

  7月21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1035”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上对保险业需要重点防范的10个方面的风险做了详细的论述,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述中项俊波提及,最近几年来少数公司将保险作为低本钱的融资工具,演变成“蛮横人”。

  1语激起千重浪。

  实际上在近期21世纪经济报导的1系列采访中,万科未来的所有权归属1直是各个场合讨论的焦点。

  因时间跨度长和参与方众多和复杂的角力进程,万科争取战1直是资本市场注视的焦点,而争取战中引发关注和争辩最多的正是宝能系使用保险资金举牌万科的行动。

  加上7月22日收盘,证监体系监管机构连日来集体发声,作为举牌资金的监管者保监会的态度,同样成为市场揣度的重心。

  摸底保监态度沿革

  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查阅相干资料了解到,事实上,早在2015年的12月份,保监会就会同证监会和银监会对宝能举牌万科的合规性进行了调查。

  在彼时的调查结束后,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今年3月份曾表示,“整体来看,前海人寿举牌万科股票没有违背相干监管规定,压力测试的结果表明风险可控。”

  “当时保监会的态度是宝能支持者用来证明宝能合法合规的重要根据。”7月24日北京1家私募机构负责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表示。

  从监管思路来看,彼时陈文辉认为,在万科的股权争取战中,保险公司与其非保险股东成为1致行动人举牌上市公司股票,是保险资金应用中遇到的新案例和新问题。未来还是要对“1致行动人”的现象进行规范,不要让保险资金被利用和被毛病使用,保险资金还是要服务于保险主业。

  而对规范应用保险资金举牌中的“1致行动人”现象,彼时陈文辉流露,监管层主要会从规范举牌进程中保险资金运作、隔离关联风险;避免保险资金举牌与公司治理引发矛盾;加强监管调和各类资金混合后产生的监管真空3方面进行规范,并且全面实行“偿2代”用来强化资本束缚等措施。

  保监会近日发布了启用偿2代监管信息系统的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自1季度起通过该系统向保监会报送包括偿2代偿付能力季度报告等。

  7月25日,国泰君安1位保荐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导采访时提出了其观点。“从现行规则来看,合规性和公道性两个维度的争辩常常酝酿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逻辑体系,因此致使目前舆论的两派分立。”

  7月21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1035”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论述保险业需要重点防范的10个方面的风险中第10项名誉风险时,提及最近几年来少数公司将保险作为低本钱的融资工具,演变成“蛮横人”。

  “也正由于各个争辩的参与者在期待监管层终究做出定性,才使得项俊波的发言遭到如此之高的关注。”上述保荐人称。

  项俊波表示,近几年,少数公司进入保险业后,在经营中漠视行业规矩、疏忽金融规律、规避保险监管,将保险作为低本钱的融资工具,以高风险方式做大业务范围,实现资产迅速膨胀,完全偏离保险保障的主业,演变成人皆侧目的“爆发户”、“蛮横人”。这些保险公司激进的经营策略和投资行动,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媒体、网络的放大效应后有些问题乃至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这也意味着,监管层在保险公司“举牌”进程中的合规性,和可能造成经营性风险以外,开始关注到资金使用的“公道性”问题。

  险资举牌的争辩

  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追踪发现,在万科的股权之争中,市场对宝能举牌的质疑主要是针对其举牌中应用的保险资金和资管计划。

  7月25日,北京某中等范围基金公司1位投资总监认为,“从安邦开始,市场对险资举牌1直关注非常多,只是宝万之争把这些问题再1次抛到了台面上。”其受访时其实不愿意对万宝之争阐释本身的看法。

  争辩的主场从学界,再到投资机构,再到监管层内部。实际上在近期21世纪经济报导的1系列采访中,万科未来的控制权归属1直是各个场合讨论的焦点。

  比方在学界,最开始,市场争辩的焦点在于利用保险资金购买的股票有无投票权,质疑者认为,保险公司代表万能险账户行使股票持有人权利,并没有法律根据。由此引发了众多学者的争辩。

  早在7月7日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任自力提出,前海人寿对其万能险资金所购入股分享有投票权。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刘燕7月20日提出的观点其实不相同,“前海人寿并不是作为1个普通的险资在购买股票,而是被实际控制人宝能用于整体收购战略的1个重要部份。宝万之争中万能险的演变其实不符合保险监管的理念。前海人寿本应作为1家资本市场长时间、稳健的机构投资者的保险公司,却被实际控制人利用来作为收购大战中的工具,这是创新还是逾界,答案不言自明。”

  7月25日,1位接近监管层的学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采访时坦言,A股市场存在诸多的套利空间,如果援用海外对险资监管的思路,可能其实不能适应国内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

  其认为,“对举牌险资的权益问题争辩,在国内市场而言很难在现行规则范畴以内界定明朗,建议监管机构对类似的投资行动重新做出诠释。”

  另外,包括万科在内的质疑者,质疑资管计划的合同效率及将表决权让渡与钜盛华缺少公道根据。实际上仅针对这1问题,目前学界人士对此有截然不同的两派观点。

  比如,刘燕认为,资管计划并不是信托和公司法人而是契约关系,既然9个资管计划都将表决权赋予钜盛华,外人自应尊重其约定。即便认定资管计划可能侵害优先级拜托人的利益,也只是合同层面的问题,其实不必定影响钜盛华依照目前合同约定行使表决权。
精彩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