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新规对万能险加锁 严防险企成融资平台
发布时间:2017-03-19 20:15:52
杨芮
自宝能举牌万科开始,万能险作为股权之争“利器”是不是存在风险,各方众说纷纭。如今,随着中国保监会连发两份通知,包括万能险在内的人身险产品面临监管升级。 《第1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此次印发的监管新规主要有3方面内容:保费姓“保”,杜绝将人身保险产品简单异化为短时间理财产品的行动,避免大股东把保险公司变成融资平台;控制中短存续期产品总量,继续实行严格的投入资本与净资产取大的总量控制政策;充分斟酌市场的可承受力,掌控好监管政策分寸,避免“急刹车”或“1刀切”。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时称,中国对人身险产品的风险保障已经是世界较高水平,超过美国、欧洲、亚洲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监管部门的要求。
事实上,保险发展模式的分歧成为近半年来业界最为关注的热门,与此同时,产品真个策略分歧亦成为谈及保险行业的必谈话题。“保险姓保”,近日被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多个场合强调。监管层也在“管住后端”方面频频出手,新规亦在此范畴内。
为万能险关上潘多拉“魔盒”
摸底万能险、规范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健康发展、守住不产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由险资频繁举牌为始,万能险同样成了众矢之的。
中国保监会日前印发了《中国保监会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中国保监会关于进1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新规”),进1步提升万能险等人身险产品的保险保障功能,仿佛成心为万能险关上潘多拉“魔盒”。
新规对万能险做出了许多限定,其中有两点值得关注:1是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中将保险金额与保费或账户价值的最低比例要求由105%提高至120%;其次,新规将万能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下调0.5个百分点至3%。
《第1财经日报》记者从多位保险公司精算人士处了解到,对上述两个比例调剂,主要目的是提高对保险消费者的风险保障水平。第1个比例用较为形象的例子,可以理解为保险的账户价值为100%,超越的比例即代表附加的保障价值,相比之前有明显提高;第2个比例可以简单理解为保监会将对万能险提取更多的准备金。
太平洋寿险总精算师陈秀娟向本报记者表示:“(新规的出台)根据的是当前保险公司的负债本钱和投资收益情况,增强保险公司未来实行合同义务的能力,避免缩短时间限、拉高收益,避免恶性竞争行动带来利差损风险,引导保险公司回归理性竞争。”
不管是大幅提高万能险等人身险产品的风险保障水平,还是进1步强化人身险风险的保障功能,都是“保险姓保”的体现。固然,在“保险姓保”的条件下,万能险亦绝非1无是处,保障和财富管理亦非冲突之源。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9月3日在首届中国寿险发展论坛上表示:“既要遵守行业的经营规律,也要顺应发展趋势,从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定位和角色中寻求调剂的路径和方向。”
黄洪强调,遵守行业规律,必须坚持“保险姓保”。风险保障是行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行业核心价值所在。随之衍生出的储蓄和财富管理功能,也是服从和服务于风险保障功能,有主次之分、前后之别。推动行业结构性改革,必须始终坚持风险保障加长时间储蓄的根本定位,坚持“保险姓保”,绝不能舍本逐末,更不能本末颠倒。
黄洪亦强调,人身保险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服务根本需求。顺应财富管理发展趋势也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重视的方向。万能险、投连险等带有财富管理功能的险种产生于经济环境变化、产生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是保险保障功能的延伸。如何在产品、经营、投资策略上走稳“平衡木”,不单单是监管不断思考的问题,亦考验保险机构的决断力。
严防保险公司成融资平台
新规征求意见稿此前被传下发时引发了不小的“骚动”,此次的正式出台,充分斟酌了行业的承受能力和现金流等风险,给予1定过渡期,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针对新规对市场的影响,海通证券表示,行业保费与投资范围将降落。新规明确不符合要求的保险产品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受范围限制与结算利率降落的影响,中短存续期产品范围明年将显著降落。
海通证券认为,监管层的预期是,万能险等人身险产品定价利率和负债本钱将逐渐回落,产品激进定价和高结算利率行动将遭到显著遏制,业务结构将逐渐优化,保险公司盈利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可延续发展能力将进1步增强。
实际上,新规对大型公司的影响较小,保险业几艘“航母”级机构均不断在强调转型发展,而延续转型也是刚刚过去的保险行业中报季的关键词之1。
新规对中短存续期业务范围在公司业务结构中的占比提出了明确的比例要求,要求自2019年开始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不得超过50%,2020年和2021年进1步降至40%和30%。这1安排给了市场明确预期,引导部份保险公司逐渐调剂业务结构,避免“急刹车”,构成现金流风险。
保监会还出台了严守风险底线的“组合拳”,包括密切关注新规的履行情况和行业中短存续期业务等发展情况;进1步推动保险公司调结构、转方式,加快风险保障型和长时间储蓄型业务发展,要求保险公司要姓“保”,避免大股东把保险公司变成融资平台;进1步强化对保险公司现金流的监测预警,定期展开现金流压力测试;进1步强化资本束缚力度,切实提高行业全面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偿付能力不足风险;进1步强化保险公司资产负债配置监管。
不管是产品真个结构调剂监管还是偿付能力监管、现金流压力检测、资产负债监管,都是提高保险公司“免疫力”的举措。
有媒体日前报导称,保监会已决定展开保险机构风险防控有效性专项检查,检查要点多达212项,核心内容包括:公司股东是不是存在股权代持问题,控股股东是不是对保险公司资金调动等进行非法干预,是不是存在重大决策先履行后报董事会审议批准的情况,控股股东是不是存在向保险公司借款或由保险公司为其担保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