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网讯:清明节3天小长假行将过去,随着清明扫墓大军退去,人们也惊奇地发现,今年祭拜情势的悄悄改变,各地悄然兴起“网祭”“低碳”祭拜方式。
泸州市民,也不再像往年那样烧大量“豪华”祭品,以鲜花代替冥币,“网祭”等逐步深入人心,将愈来愈成为主流。
本日,清明节假期最后1天,记者来到泸州市南寿山墓园,看到杨女士1家手提漂亮的花篮,上坟祭奠先人。她说:“祭奠的本意是为了记念已故的亲人,借以表达思念之情,我们的心祭应当大于形祭;亲人活着的时候尽孝道善待,故去后用文明、环保、节俭的方式常常寄托哀思就行了。”
小红帽志愿者服务市民 文明祭奠
1群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特别引人注视。有的志愿者正在给市民免费赠送菊花,发放“弃鞭炮冥币,树文明新风”的倡议书和宣扬资料;有的志愿者清算墓园垃圾,随时提示市民爱惜公共卫生。
据墓园负责人周骁波介绍,以往每一年春节、清明节,墓园里鞭炮渣滓、燃烧冥币剩下的灰“泛滥成灾”,足足要装满上千个6710斤装的垃圾袋。为此,墓园方积极联系团市委,组织各大高校的志愿者,引导市民鲜花祭奠、文明祭祀,鼓励大家文明、环保、节俭祭奠。
“环境监测车”“防毒面具”提示市民低碳祭奠
在园区停车场,1辆环境监测车正在对墓园的环境指数进行实地监测,及时向市民公布空气的污染程度。墓园方的工作人员配戴着防毒面具进行服务,这类方式更形象提示扫墓大众要尽可能减少燃烧冥币和燃放爆竹。
周晓波介绍说,绿色殡葬不但体现在园区绿化和节地生态安葬上,还应体现在祭扫新风上。墓园管理方也非常重视鞭炮祭奠、燃烧冥币等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利用环境监测车和让工作人员配戴防毒面具,都提示了扫墓大众注意环保,今年全部园区的空气污染明显减少。鼓励市民参入环保展会等活动。
慎终追远 古琴助文明祭奠
没有鞭炮的脆响,也没有香烛的围绕,循着1曲优雅的古筝声,记者在墓园的大殿前看到1位身着古典衣裳的琴师正弹奏1曲曲幽静的古筝曲。“音乐祭祀”为来园扫墓大众营建1个慎终追远并富有诗意的文明祭祀氛围,提示市民文明祭奠。
清明第二天昆明祭扫人数大幅回落
清明首日29万之众的“祭扫大军”让很多人堵在路上,高海路、环湖路等多条道路“告急”。但昨天,从昆明市清明节大众扫墓接待工作临时指挥部发布数据来看,清明节第二天,人数已有大幅回落,祭扫市民已降至11.38万人次。
据通报,昨天昆明市祭扫文明有序,无突发事件产生。祭扫市民达11.38万人次,祭扫车辆1.97万台次。
为做好接待、安全保障工作,昆明市共出动交警1279人次及车辆460台次;出动消防官兵114人次及车辆22台次;出动护林防火人员近7896人次。各级民政部门及各殡葬服务单位抽调2968人次投入接待、巡查等工作。昆明市工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67人次,检查市场104个,检查经营户893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