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国人从小唱到大的《2104节气歌》,或要迎来国际版了。最近,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2104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
立春,是2104节气第1个节气。
对中国民俗文化来讲,“2104节气”申遗成功,这是喜大普奔的好事。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认为,“‘2104节气’成功申遗,有益于增强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畏敬。”有了世界遗产加冕,节气文化保护与传承更加顺理成章。
在浩荡的文化史上,民俗是民族之根。
对民俗文化的敝帚自珍,是民众对社会起源的文化认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1。“2104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1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1套气象历法。自秦汉迄今,沿用2000多年。在天气APP还是天方夜谭的中国古代,2104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时间角色,推演农事、周至生活。值得1提的是,由2104节气衍生出的中国风俗和中国节日,在灿若星斗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可谓“位高权重”、影响深远。
2011年,作家申赋渔的《光阴——中国人的节气》出版。它借助节气,生动描绘了中国人和天地、神灵和他人的相处之道。固然,随着城镇化的大步流星,发轫于农耕社会的“2104节气”,对农事的指点意义在式微,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并未花谢水流去。1方面,它是先人智慧与价值的结晶。蕴藏着朴素而系统的天人理念,闪耀着先人对宇宙与自然的认识智慧——既有务实的方法论,亦有哲思的世界观。另外一方面,它构成了中国人独有的时间认知体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惟方式和行动准则,乃至于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所谓文化自信,就是对民俗文化有体认,对民族传统有感情。
为了承续“2104节气”,相干工作亦未曾止步。早在2006年,“2104节气”就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遗”项目。2011年,中国农业博物馆在文化部和中国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调和下,与中国民俗学会、传承人代表共同商讨将“2104节气”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014年5月,多部门成立了“‘2104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2104节气5年保护计划(2017—2021)》……斗转星移,岁月流变,及至这“中国第5大发明”被世界所认可,转眼已经是10年。
大寒,是2104节气最后1个节气。
来路艰阻,前程漫漫。申遗成功,然后呢?
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诉求,用顶层设计的话说,就是“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摆设在辽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于此而言,申遗只是第1步,比之难于千万倍的,是如何让节气文化在全球化的潮流中,自带光环、闪亮全场。比如“2104节气”能上得了热搜榜吗?过了这股热劲儿,“2104节气”还会吸粉无数吗?申遗只是盖了个章,名头大了、牌子响了,但,前面的路,还得自己往前赶。须看到的是:比如韩国人,从端五节到中医到暖炕,争先恐后申遗后,确切也做了很多传承与光大的细致工夫。我们固然要在申遗程序上马不停步,申遗成功以后,恐怕更要把水墨的工夫做在实处。千万别申遗的时候热血沸腾,加冕了以后置之不理;最后,倒成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左证。
节气,是太阳的脚印。“2104节气”“7102物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诗意栖居的时序坐标。日子随着节气打转,心情随着时间更迭,那些“道法自然”的思想、那些循时顺养的理念,就成了中国人血液里抹之不去的文化基因,张扬着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命观。沿着“2104节气”申遗成功的出发点,把接地气的政策和计划筹谋好,传承“2104节气”的千头万绪,才会成为熨贴人心的千姿万态、千灯万盏。